8、觉初(1887—1935),俗姓曹,四川蓬溪人,早年毕业于法政堂。1913年受具戒于成都文殊院,研习律、禅,曾任教于祈繁龙藏寺。1923年春在成都倡立“祈祷世界和平佛教会”,同年四月赴日本东、西本愿寺访问,并考察日本佛学教育。1925年返国,华岩寺迎立其为该寺住持,倡立川东联合佛教会,被推任为会长。1928年于华岩寺所属报恩寺创办“川东联合佛教中学”,确立学制,拟定课程,奠定学修一体、慧行并重的僧伽教育制度,是为华岩佛学院的前身,是四川开办僧伽教育第一人,为近代四川佛学规范教育作出了重要示范。后由观宗法社执教者易名为“天台教理院”。1937年宗镜老和尚更名为“重庆华岩佛学院”,下设普通班(相当于中学)与研究部。1938年以后,因经费困难,加上国民党政府机关当时进驻华岩寺,华岩佛学院被迫迁往圣可祖师退养寺庙石林寺,合并一班上课。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佛学院又迁回华岩寺,直到1949年冬停止。
9、华岩佛学院办学21年,为佛教界培养了大量僧材。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重庆佛协名誉会长竺霞法师、重庆佛协副秘书长钟洪鸣(身智法师)、彭宗民,以及华岩寺方丈心月法师(1919—2002)等都是该院学生。他们住持教理、精通佛学,备受四众弟子敬仰。1988年,在党的宗教政策贯彻落实下,重庆市宗教部门、市佛教协会及四众弟子真诚殷请执教于闽南佛学院的心月法师回重庆,承担起华岩寺恢复重任。在政府拨款、十方各界的扶持下华岩寺得以逐步修复。心月法师是位热爱佛教,追求真理、重视佛教教育的一代高僧。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僧尼教育素质低下,管理人才与弘法人才欠缺,心月法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心月法师又开始筹集资金,扩建校舍,增加设备。在课程设置,学僧学修、法师选用、教材编撰等方面,细致认真研究、逐步完善。终于在1991年,组建了三年制的中专僧伽学院,设有初级、中级和短期执事培训等三个班,恢复了华岩佛学院。1991年年底,重庆市佛学院在市中区罗汉成立。1995年秋,重庆佛学院由罗汉寺迁併于此。同年9月1日学院正式命名为“重庆佛学院”。学院设院务委员会,由惟贤法师、心月法师分任正、副院长;由朗光法师任院务主任;先后骋任教务长的有柳楔、唐思鹏、中观法师、传轮法师等,专兼职、教职工30多名。
10、2000年,在正副院长惟贤法师、心月法师具体指导下,教务长唐思鹏等教师共同策划下,凭籍重庆佛学院,开设了国内外唯一的佛学函授教学,招生面从出家僧众扩大到佛教四众弟子。函授部的开设,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教务部副主任妙华法师、综合研究室主任徐玉成先生、著名唯识学家唐仲容先生、香港佛教图书馆主任何泽霖先生及各大佛学期刊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重庆政协报》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共招收函授学员上千名。本院以多渠道多方面的弘法形式,精细详审的内容结构,精心组织教学,力求改变佛教教育中颟顸笼洞的情况,为佛教明天的健康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函授部设办公室和教研室与电脑室等部分组成,内设事务员2至3名,负责与学员的信函、电话联系,回答学员的一般咨询;寄发辅导资料、答疑信函及其它相关材料等。学员所提疑难问题,交由教务处,由教务长安排法师(老师)解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