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杭州有没有放生组织
1、11日是文殊菩萨的“灌顶”纪念日。从12时开始,“灌顶”仪式正式开始,郎依活佛为前来郎依寺学经的僧人、信教民众“灌顶”——开启智慧之门的佛事活动如期照常举行。
2、远处的雪山,近处的寺庙,蓝空中翱翔的雄鹰,迎风飘扬的经幡,在温暖的阳光下交相辉映,高原一派吉祥。
3、郎依寺僧人贡戈告诉记者,目前,郎依寺的宗教佛事活动仍照常举行,僧人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很满意。
4、记者在郎依寺佛事活动现场看到,院子内坐满了僧人、信教民众,门口、门外还挤着几十名信教民众。14时许,郎依活佛为信教民众摸完顶,佛事活动才告结束。整个佛事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5、来自哇尔玛乡的信教民众罗日和家人一起参加了佛事活动。他告诉记者说:“我今天是特地来郎依寺参加佛事活动的。”信教民众切美也说:“今天活佛给我摸了顶,我非常高兴。我们随时都可以来寺院拜佛、听经,没有什么限制。”
6、僧人贡戈说:“国家对藏传佛教寺院是非常关心的。拿郎依寺来说,从2007年开始,政府出资金,寺院先后通水、通电、通路。过去,寺院几百名僧人吃水非常困难,要到山下背水吃,最远要走一个小时路。在国家的帮助下,寺院通水后,僧人们吃水再也不难了!”
7、阿坝县宗教局负责人告诉记者,11日,阿坝县的格尔登寺、连则寺、郎依寺均正常地举行了佛事活动。而在前段时间的莫郎节传昭大法会期间,阿坝县的寺庙均按照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要求,正常举行了佛事活动。(稿源:新华网)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
9、约在30年前,北京关心中国佛教艺术的诸先生,已经注意到探究中国早期佛教造像这一学术课题,为此我曾应约在《现代佛学》1962年第四期发表了《国内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实物》一文,但囿于当时资料的限制,还难于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那以后,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有关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资料被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也吸引了一些考古学者的注意力,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究性的文章,获得了比30年以前更多的成果,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新的文物考古资料的发现,有关探讨当会日益深入而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
10、四川地区的佛教造像遗存极为丰富,但以唐宋及其以后时期的资料占绝大多数。这里所谓的“早期”,指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资料,又可以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包括东汉至三国时蜀汉时期;后期是南北朝时期,至北周领有蜀地时为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