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放生协会

给家人放生怎么回向别人,人死后的去向怎么判定?

给家人放生怎么回向别人,人死后的去向怎么判定?

5、人死之后的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他的上升或下降:

6、随重,随着各自所造的善恶诸业中的最重大者,先去受报。

7、随习,随着各自平日最难革除的某种习气,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8、随念,随着各自临命终时的念头所归,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国净土。

9、由于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张人们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革除不良的习气,应当着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念念要将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作为往生佛国净土的资本和道粮。

10、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供养布施,礼忏诵经,救济贫病,造福社会。

二、成都哪里能放生巴西龟呢

1、假如平时没有进入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那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他一心念佛,劝他万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已无力出声念,则在心中默念;他的亲属如果真的爱他,那就不可在他弥留之际放声大哭,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堕的可能;并且要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临终之人的心念融洽于一片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若能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若其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2、人将命终,或坐或卧,侧卧仰卧,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适为宜。若已昏迷而尚未断气时,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给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嗔恼而影响到死后的去路。命终之后,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仍未脱离肉体,故须经过八小时后才可为他浴身更衣。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后。人死之

3、:「听师父说可以读某部经几部或佛号几万声,再专门回向给一个人,弟子有一个问题,请问在回向给一个人时,是只回向给他即可,需不需要做大回向给法界众生?」

4、:你听我这些话不能够断章取义,要听这句话前面跟后面是怎么讲的。这些事情多半都是有感应,有感应也就是与你有缘的这些无形众生,他来要求你帮助,最通常的就是你晚上睡觉作梦,梦到过世的这些家亲眷属、朋友,你梦到他们;《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告诉我们,这是他对你的要求,求你帮助。在过去民间不懂佛法,遇到这个情形烧纸钱给他,确实也有效,以后就不会再梦到。在佛法里面懂得佛法的,我们应当专门为他诵经,或者诵一部经或者诵几部经,这是专门为他诵的。譬如,我梦到家亲眷属,我发愿给你念一百部《无量寿经》、一百部《金刚经》,这一百部是专门为他念的,他会得到很好的利益。或者我们专门为他念佛,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念一百万声佛号回向给他,也是专门为他念的,是这个意思。这不是普通的回向,当然也能够回向给法界众生,为他也为法界众生,当然就更殊胜,这都是很好,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5、《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我们,亡者所得的利益是七分之我们自己得七分之六。因此,你就应该要明了,至少经要念七部,七部他才得到一部,念七十部他才得到十部,七分之六是读诵的人自己得,亡者只得七分之一。你要问这是什么道理?道理很简单、很明显,他不来我就不念了。因为这个事情,我一定要念七遍,其实七遍对我自己有大利益,他来叫我念经,他得的福报是这个,所以很有道理,一点都不假。我们念七万声佛号,他得一万声,他得功德就这么大,我没有他,我就不念佛了,念得也不认真。这是特别为他念,念得很认真、很专心,所以自己能成就;他促进我们、帮助我们成就,他的功德在这个地方。所以要了解这个道理,这里面没有迷信,真正是自利利他,存亡两利。我们过去讲《地藏经》的时候,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6、学佛答问(第三十三集)2000/10/26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21-090-0033

7、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8、回向和不回向,差别很大呀。一个人能够回向,就是修一点很少的福都会成为很多的福。这就类似于一滴水,它被投到大海当中了,它跟大海是一体了,它就拥有着大海所有的信息、能量、功德了。如果不回向,你就哪怕修了很多的福都会转到很少的福。这就类似于你的水装进了一个有漏洞的容器里面,它会漏掉,很快就漏掉。所以这个福德的大小,由心回转。

9、能够回向,说明有智慧,这个心就能转福。甚至最高的福,就是把它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得一个巨大的福报。如果不把一切善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就会自然地感得人天福报,还在三界出不去。所以,这个回向是很重要的。

10、大家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修了一点布施的福德,如果不回向,能感得三劫作国王,如果经过一个回向,能作十劫的大梵天王。所以在世间你修一个福,可以舍一得万报,但是作回向之后,舍一得无量报。因为你的心一放大,这个福报也就跟着放大。你的心是全法界的,这个福报也就是全法界的;你的心是狭劣的,这个福报也就狭劣的了,由心回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