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放生协会

四川野生鳖去哪里放生,四川的古塔的种类和特色

一、安徽哪里允许放生乌龟

1、四川的古塔的种类和特色

2、四川是我国较早流行佛教的地区,占塔建筑十分兴盛,几乎县县有塔,寺寺有塔。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古塔已经败毁,但保存到现在的仍有近百座,我国所有的古塔形式都能在四川找到它的代表。

四川野生鳖去哪里放生,四川的古塔的种类和特色

3、塔的建筑始于印度,后随佛教一道传人中国。原始佛塔有覆钵型和金刚宝座型两种;传人中国后逐渐“中国化”,真正中国式的塔有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两种。一座完整的中国古塔是由地宫、塔基(包括基石和基座)、塔身和塔刹等四大部分构成的。

4、四川的原始佛塔,覆钵型的以都江堰灵岩寺的千佛石刻塔为代表。该塔通高3米多,塔基座为须弥式,塔身分为13层,雕满了佛像,总数千余。金刚宝座型的以峨眉山万年寺无梁砖殿顶塔和彭州市龙兴舍利宝塔为代表,这两座塔属于中印合璧形式。

5、四川的楼阁式木塔大多毁掉,现存的只有江油云岩寺转轮经藏可以作为代表,系宋代遗物。现存四川大多数楼阁式塔均为砖石结构,其建筑特点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用砖砌石雕仿造出木建筑的门窗、柱枋、斗拱、栏杆、腰檐、飞头、瓦垄等特色来,远看真像是一座木质高层楼阁。四川的楼阁式砖塔与外省同类型塔相比还有它自己的特色,如外省的唐代塔一般是方形,唐以后才变成多角形;而四川的唐宋塔均以方形为主,明代以后才以多角形为主。塔面以白垩粉墙为多,故俗称“白塔”。四川各地的白塔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南充白塔(嘉陵江南岸,建于北宋)、广安白塔(建于南宋)、简阳白塔(建于南宋),以及荣县白塔、金堂白塔(均建于宋代)等。

6、密檐式塔与楼阁式塔的主要区别在于,除底座较高外,上面的各级均较低矮,显示出塔檐紧密相连广整个塔犹如一个塔刹,轮廓线显得十分俊俏洒脱。四川的密檐式塔都是方形的,大多数塔都有磴道可以登临。著名的有成都宝光寺舍利宝塔、乐山凌云寺塔、丹陵白鹤寺塔(以上塔建于唐代),以及宜宾旧州塔、彭州市的云居院塔、镇国寺塔、正觉寺塔(以上各塔均建于宋代)等。

7、除砖石塔外,四川还有铜铁塔,塔身铸满了金文或佛像,起经幢的作用。著名的有阆中市东门铁塔寺的铁塔和峨眉山伏虎寺内的十四层紫铜华严塔(铸于明代)。

8、四川的塔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是中国第二高塔——位于邛崃市东南3公里的镇江塔(建于清代),通高5米,仅次于河北的开元寺塔;二是中国级数最多的塔——彭州北门的龙兴寺塔,这座密檐式方形砖塔共17级,建于唐代,遗憾的是在清代因地震破裂,后来倒塌了四分之现仅剩下四分之一的残塔。

9、此外,在我国中原早已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早期寺庙布局在四川还剩下一个惟一的标本,那就是新都宝光寺。寺内一座13级方形砖塔——无垢净光舍利塔,矗立在寺庙的中轴线上,塔的前后有天王殿和七佛殿相呼应,左右有钟楼和鼓楼相对峙,体现了我国早期佛教“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寺庙布局。现今的宝光寺虽系清代重建,但舍利塔是唐代建筑,所以寺庙布局仍承袭唐代古制。

10、除佛塔之外,四川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功能的塔,它们大多修建于明清以后的各个时期,计有风水塔、文峰塔(或叫文昌塔、文星塔、奎星塔等)两大类。修建风水塔是借以“弥补山川形胜之不足”,以保一方平安,多子多福、富贵;修建文峰塔则是希望文曲星多多关照本地多出几名秀才、举人,甚至状元及第。如都江堰市区的奎光塔就是因为当地有人考取了举人而特地修建的。

二、太原鱼苗去哪里放生

1、现今,某些古塔已成为名城的标志,如南充市鹤鸣山的白塔已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古塔,如位于沱江边的简阳白塔,成了船工们安全行船的标志。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

3、约在30年前,北京关心中国佛教艺术的诸先生,已经注意到探究中国早期佛教造像这一学术课题,为此我曾应约在《现代佛学》1962年第四期发表了《国内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实物》一文,但囿于当时资料的限制,还难于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那以后,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有关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资料被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也吸引了一些考古学者的注意力,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究性的文章,获得了比30年以前更多的成果,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新的文物考古资料的发现,有关探讨当会日益深入而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

4、四川地区的佛教造像遗存极为丰富,但以唐宋及其以后时期的资料占绝大多数。这里所谓的“早期”,指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资料,又可以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包括东汉至三国时蜀汉时期;后期是南北朝时期,至北周领有蜀地时为止。

5、四川地区已发现的东汉至蜀汉时期与佛教造型艺术有关的资料,主要发现于古代墓葬之中,又以下述两类资料最多,其一是墓室雕刻出的图像;其二是墓内随葬品上的装饰图像,在这类图像中,又以“摇钱树”的陶座上及铜铸枝干上的图像为主。

6、谈到汉魏时期的与佛教造型艺术有关的文物资料时,我认为必须首先区别它们是当时佛教信徒供养礼拜的佛教造像,还是仅为受到佛教艺术影响出现的装饰性图像。这一区别,对当时当地佛教是否已真正作为一种宗教流行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一点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7、为说明上述问题,可以大家熟知的一些考古资料为例。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262年)墓出土的刻有菩萨装佛教造像的鎏金铜饰片,明显是马具中用于鞘带的饰件。吴、西晋青瓷器上贴塑的小型佛像,具有明显的莲座和狮子座,头光和衣纹也表明确是佛教造像,它们较多地出现在随葬的“谷仓罐”(或称“魂瓶”)之上,但也出现在唾壶等用具之上。六朝青铜镜背的装饰图案中,佛像有时出现在神仙或神兽等图像之中。上述资料,只能表明当时的造型艺术品之中,已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甚至将其列入神仙图像的行列,但绝不是人们顶礼供养的佛教造像。因为虔信佛教的信徒,绝不会将佛像用于装饰马具以及盛痰的唾壶。这也表明,在三国西晋时期,江南地区并不像以后东晋南朝时期那样,佛教并没有成为自帝王乃至普通百姓虔信的宗教。

8、对于在古代墓室画像中出现的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情况也大致相同。在和林格尔壁画墓、沂南画像石墓等东汉时期图像中,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都是作为中国本土的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附庸状态出现的。但到佛教真正流行以后就不同了,例如在吉林集安高句丽族早期墓的壁画中,如长川一号墓内,不但绘有佛像和菩萨像,而且绘出在佛像前,墓主人跪拜顶礼的图像。

9、此外,对于一些可能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也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十年前在北京举行的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学术讨论会上,我的朋友马雍曾向我挑起关于胡人形象与佛教艺术造像关系的争论。十分明显,胡人形象在汉代的画像和陶俑中经常出现,因此不能认为胡人的出现必然与佛教有直接的联系。与之相类似的装饰图像,还有莲花和大象,它们自先秦时已是中国图像艺术题材,因此当它们在汉魏时期艺术品中出现时,要进行具体分析,以辩明是否确与佛教艺术的影响有关。

10、基于上述分析,目前发现于四川地区的东汉至蜀汉的文物中,尚难肯定有真正是佛教信徒供养礼拜的图像,已知资料中墓室雕刻的图像和“摇钱树”座和树干上的佛像,应是受到佛教艺术影响而出现的作品。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